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省内动态
无标题文档
聚焦全国两会 | 全国人大代表刘璠:接天线,接地气,献计献策国计民生
日期:2023-03-05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见到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刘璠时,他刚和团队结束骨科机器人的阶段性研究。“目前,机器人的技术核准测试已全部结束,医疗器械合格证办理后,我们就可以投入临床试验,预计到2025年左右能够投入临床使用。”刘璠介绍,新研制的骨科机器人能实现个性化给药、治疗,让治疗手段更精准智能。

除了推进传统医学向智能医学转变,刘璠还从事一线手术、青年医生培养等工作。尽管工作繁忙,他始终牢记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使命。“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一有空闲,他就奔走于法院、检察院、妇联等多个部门,实地了解情况,深入社区、乡村听民声,竭尽全力地为群众鼓与呼。

过去5年,刘璠提交了众多建议。其中,除了和他本职工作相关的医疗领域,更多的是养老、教育和科技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建议。刘璠认为,好的建议要围绕国家大政方针,关注社会热点,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背景下,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2021年,刘璠提出将老年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体系建设发展的建议。“调研中我发现,现在我国还没有国家级老年医学高校教育教材体系,缺乏系统的老年医学人才培养机制和标准,我们需要培养更多人才,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

基层卫生人才也是刘璠一直关注的重点。2022年,他提出了加强村医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村医人才流动机制的建议。建议提出要统筹推进基层卫生人才双向流动,推进职称评审和聘用改革,根据村卫生室的特点,从村医的履职业绩、工作年限和权重等三方面去推进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可喜的是,这一话题已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也观察到,我们南通的农村医疗室里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

2023年全国两会,刘璠在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处理、推动高质量养老服务、加强新市民群体住房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多个建议。

“‘新十条’出台后,曾经出现过‘囤药潮’。当时,一些专家在网络发布一些信息,部分未经核实的信息放大了群众焦虑。”因此,刘璠建议,未来涉及公卫事件处理大政方针、防治原则、结果结论等内容都需由国家指定官方机构发布,相关舆情如预防举措、治疗建议、科学数据等需要由国家对口权威机构如国家疾控中心官宣。“与公卫事件救治相关的各学科专家可以在学术场合发表意见,并与同行充分讨论形成共识后报国家相关部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