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省内动态
无标题文档
凝聚智慧 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 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
日期:2018-01-30 来源:文新华日报 图张蓓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1月29日上午,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委员们就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江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兴盛,深化依法治省实践、全面推进法治江苏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苏等内容,协商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在致公组,九三学社组,工青妇组,科协组,农业农村组,侨联、台联、对外友好组联组会议上,委员们围绕“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苏”热烈讨论,积极提出建议。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麻建国主持会议。当天致公党共有4名委员发言。

张红娣联组1_副本.jpg

张红娣(致公党界,镇江市政协副主席,市食药监局局长):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以来,排污许可制度逐步推开,排污单位由“被动治污”向“主动控污”的环保理念正在转变。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是法律制度层面,国家法律对排污许可制度的定位尚不够明晰。二是许可证发放环节,很多排污单位尚无法满足许可证申领要求,环保部门核发环节不流畅也导致了许可证审核无法“无缝对接”。三在许可证核发后,尚未形成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四是在配套措施方面,尚未与环境影响评价、排放总量控制、排污收费、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等有机融合。五是公众参与方面,群众对如何参与到对排污单位的监督管理还知之甚少。

我们建议:

一、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确立排污许可制度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有了与之匹配的法律法规,才能保证排污许可制度的权威性与合法性,同时确保环保主管部门严格监管,增强违法处罚的威慑性,确保排污许可制度的实施得到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二、健全排污许可培训体系,引入第三方环保咨询机构参与机制

在原有的环评市场基础上,延伸出更广阔的环境服务功能,形成规范专业的综合性的环保服务市场。环境主管部门立足于最新的排污许可制度的功能,理清排污许可审核流程,明确业务部门的管理责任,提升排污许可的核发质量,协调内设业务部门间的衔接与融合。

三、强化政府监管,形成有力的执法监督机制

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监控手段,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模式,由通过获得企业的排放数据来确定违法行为的情况,转变为通过核实企业排放的公共数据作为执法依据,避免“只发不管”。

四、整合排污许可制度与其他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的关系

促进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的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的融合,落实环评提出的污染源管理要求,实现污染源全过程全方位监管;实现各类环境数据的平台共享,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一证式”许可,用“一套数据”作为污染物排放和环境执法硬约束。

五、引入良性的可持续的公众参与机制

规范公众参与渠道,开辟便捷高效的公众参与手段,将自我监测等企业环保行为的信息及时在信息平台公开,获取公众的参与、支持和监督,为这项制度有效实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徐晟联组发言_副本.jpg

徐 晟(致公党界,致公党扬州市委主委):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以来,排污许可制度逐步推开,排污单位由“被动治污”向“主动控污”的环保理念正在转变。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是法律制度层面,国家法律对排污许可制度的定位尚不够明晰。二是许可证发放环节,很多排污单位尚无法满足许可证申领要求,环保部门核发环节不流畅也导致了许可证审核无法“无缝对接”。三在许可证核发后,尚未形成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四是在配套措施方面,尚未与环境影响评价、排放总量控制、排污收费、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等有机融合。五是公众参与方面,群众对如何参与到对排污单位的监督管理还知之甚少。

我们建议:

一、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确立排污许可制度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有了与之匹配的法律法规,才能保证排污许可制度的权威性与合法性,同时确保环保主管部门严格监管,增强违法处罚的威慑性,确保排污许可制度的实施得到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二、健全排污许可培训体系,引入第三方环保咨询机构参与机制

在原有的环评市场基础上,延伸出更广阔的环境服务功能,形成规范专业的综合性的环保服务市场。环境主管部门立足于最新的排污许可制度的功能,理清排污许可审核流程,明确业务部门的管理责任,提升排污许可的核发质量,协调内设业务部门间的衔接与融合。

三、强化政府监管,形成有力的执法监督机制

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监控手段,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模式,由通过获得企业的排放数据来确定违法行为的情况,转变为通过核实企业排放的公共数据作为执法依据,避免“只发不管”。

四、整合排污许可制度与其他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的关系

促进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的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的融合,落实环评提出的污染源管理要求,实现污染源全过程全方位监管;实现各类环境数据的平台共享,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一证式”许可,用“一套数据”作为污染物排放和环境执法硬约束。

五、引入良性的可持续的公众参与机制

规范公众参与渠道,开辟便捷高效的公众参与手段,将自我监测等企业环保行为的信息及时在信息平台公开,获取公众的参与、支持和监督,为这项制度有效实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张梧华联组发言_副本.jpg

张梧华(对外友好界,安生教育集团董事长):

目前“一带一路”在沿线国家、特别是桥头堡国家的发展,在充满希望的前景下仍存在着一些困难、挫折和挑战,其中包括:当地国民对“一带一路”的倡议、前景、潜在利益缺少知情和理解。当地国家人才匮乏,特别是懂中文的技术人员极少。对当地媒体的投入偏少。发挥当地华人的工作方式比较传统。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鼓励省内办学机构前往桥头堡国家独立创办各类学校、特别是职业类学校。鼓励办学机构与省内单个或数个企业抱团在当地办学,对所在国当地办学成功的国内办学机构或企业,可给予政策倾斜或优惠措施。
二是鼓励省内教学机构与桥头堡国家教学机构开展招收当地学生的联合办学。在培养当地懂中文的技术人员同时,通过当地学生-家长-家族-社区关系网络扩大影响。增设奖学金以资助来自当地经济条件困难家庭或一带一路急需发展的地区或急需工种的学生就读。教育行政部门应引导并建立相关制度,官民联合制定配套的课程体系、培养双语师资队伍,并同时培养当地师资。
三是增加投入少、数量大、见效快、曝光度高、可因地制宜推广的智力型惠民性项目。如以当地廉价原材料为主广泛建设中国设计的美观、专业、便利的路边报亭、街边厕所等百姓日常必需的项目。建立“智力型”自愿者队伍并健全其管理和安全防范体系。自愿者以支教、支智、支医、支民生的形式参与各类惠民项目的设计和建设。
四是在沿线广建投入少、见效快的简易诊所,培养当地基础医护人员,结合枢纽城市援建的医院,形成便利的医疗网络,让当地民众着实受益。
五是充分发挥当地华人的作用。建议华人邀请当地有影响的人物和机构等前来中国参访,让他们了解中国国情及“一带一路”倡议,以争取他们协助宣传“一带一路”倡议。

毕军联组发言_副本.jpg

毕军:(致公党界,南京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实主任)

近40年来,江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风险形势日趋严峻,人为活动带来的环境风险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一方面,江苏作为我国的主要工业大省,产业结构矛盾明显,突发性污染事故风险异常突出;另一方面,以PM2.5、土壤污染等为代表的长期慢性风险也日益明显。各类突发性和累积性环境风险叠加对公众健康、公共安全、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尽管全省环境安全总体可控,但重点环境风险企业超过6000家,数量居全国前列,环保厅接报的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平均每5天就有一起。当前,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以及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严峻复杂的环境风险形势已成为江苏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然而,现行的环境管理体系侧重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质量的改善,缺乏从风险控制角度考虑,成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大挑战。目前,江苏省环境风险管理中主要存在对环境风险现状和趋势认识仍然不清、缺乏综合的区域环境风险分析评估与排序、对环境风险管理的优先序认识不清、基于优先管理与全过程防控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面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环境风险隐患,亟待构建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保障生态文明的建设,成为全国环境风险管控的示范与排头兵,为此建议:

1.以绿色发展为引领,通过转型升级,在源头系统性削减环境风险,实现环境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2.开展综合的、系统的区域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与排序,建立针对不同风险的区域环境风险管理优先级清单,确保有限资源投入下获得最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3.基于环境风险评估与排序的结果,并结合风险控制成本和效益、风险控制技术可行性以及公众的风险感知水平,针对需优先管理的环境风险制定区域环境风险削减目标。

4.以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和“优先管理”为战略原则,制定江苏省环境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战略,逐步推进全省分级分类和全过程环境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副省长王江在认真听取委员发言后说,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新成效,但环境承载力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良好生态环境需要同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下一步,我们将以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明确要求为根本遵循,要展现新气象,拿出新作为,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重点在空间布局、产业结构、执法监管、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空间布局调优、产业结构调轻、执法监管调严、生活方式调绿,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